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10 15:49 点击次数:181

二战日军真军旗揭秘!膏药旗≠军旗?

你知道吗?我们常在抗日剧里看到的日本“膏药旗”,其实根本不是日军的正式军旗!日军真正的军旗,在整个二战期间,同盟国军队连一面都没有缴获过 。这背后,是日军几乎偏执的守护和一套严苛的军旗制度。

很多人通过影视作品认识到的日军旗帜,是那面白底红圆的“太阳旗”。它正式名称是“日章旗”,是日本的国旗 。日本人称其为“日の丸”,因其图案类似膏药,中国军民常轻蔑地称其为“膏药旗” 。战场上,一些立过战功的日军士兵或士官会在步枪刺刀上挂这种旗,用以标示部队身份和位置 。

另一种常被误认为是军旗的是“武运长久旗”(武运旗)。这是士兵出征前,由家人或亲友在太阳旗上书写姓名、“武运长久”字样及各种寄语吉祥话的旗帜 。日本人将其视为护身符,通常由士兵贴身携带,而非公开悬挂 。

日军真正的军旗是“旭日旗”。它是在太阳旗的基础上,增加了16道红色的光芒线 。这16道光芒线的设计,取自日本皇室16瓣菊花徽记的“十六”之数 。旭日旗在1870年通过“太政官布告”的法令形式被确定为“陆军御国旗” 。

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军旗都采用旭日旗图案,但存在细微差别。陆军旭日旗的太阳图案位于旗帜正中央 。海军旭日旗则于1889年修改确定,其太阳图案偏向旗杆一侧 。海军旭日旗也称为“军舰旗” 。

在日军所有旗帜中,地位最崇高、象征意义最强烈的是陆军“联队旗”。联队是日军陆军步兵和骑兵的最大作战单位,相当于团级编制,联队长通常由大佐(上校)担任 。联队旗由日本天皇亲自授予,这一传统始于1874年明治天皇向近卫步兵第1、第2联队亲授军旗 。

联队旗的形制极为考究。旗面为旭日旗图案,周边饰有金色绣线和紫色流苏(预备役联队为红色流苏) 。旗面右下角附有一小块白布,上面写明联队的番号及授旗天皇的名号(后期仅书写联队番号) 。旗杆顶部有一个镀金的三面体旗冠,旗冠的每一面都刻有日本皇室的16瓣菊花徽记,象征天皇御驾亲征 。旗杆为黑色烤漆 。

联队旗在日军中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每个联队只有一面军旗,由联队长亲自保管,或由值班大队长代为保管 。联队旗出室时,必有专门的卫兵护卫 。旗手通常由联队中最优秀的少尉军官担任,并且编制中设有专门的“军旗护卫中队”负责保卫军旗 。即便是日军大将,见到联队旗也必须立正敬礼 。

联队旗被视为天皇的象征和部队的荣誉灵魂所在。日军规定,军旗在则编制在,军旗丢失则整个联队编制将被撤销 。如果联队旗在战斗中被敌军夺取或丢失,将被视为整个联队的奇耻大辱,联队长需切腹谢罪 。因此,日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让联队旗落入敌手。

一旦面临联队可能被全歼、军旗有落入敌手风险的绝境,日军便会举行严格的“奉烧”仪式将军旗焚烧 。“奉烧”仪式程序严格:先由旗手在护旗手护卫下持旗登高,全体官兵向军旗行军礼 。然后旗手收卷军旗交给部队主官,主官将旗放入奉烧台,全体官兵再次致敬 。最后由部队主官亲自点火,全体官兵致敬直至军旗完全焚毁 。

在整个二战期间,日军在许多战役中因战败而进行了“军旗奉烧”。在中国战场,有记录的就至少三次:1941年10月宜昌战役中,日军第13师团104联队遭中国军队围攻,眼看全军覆没,联队长下令“奉烧”军旗 。1944年滇西大反攻期间,驻云南腾冲的日军第113联队和第148联队在中国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全军覆没,均在最后关头“奉烧”了军旗 。

在太平洋战场,日军第一次“奉烧”联队旗发生在1942年8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 。以第7师团第28联队为基干组建的一木支队被美军全歼,支队长一木清直大佐烧掉军旗后自杀 。此类情况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屡见不鲜。

二战结束时,日军绝大多数联队旗并非毁于战火,而是在日本投降后统一焚烧。1945年8月31日,根据日本新任陆军大臣下村定大将的特别命令,全军各联队统一“奉烧”军旗 。据统计,当时总共烧毁了444面联队旗,其中在中国境内烧毁了179面 。

至今为止,有且仅有一面日本陆军联队旗被保存下来,即步兵第321联队的军旗 。该联队成立于1945年7月23日,刚被授予军旗仅一个月日本便宣布投降 。联队长后藤四郎大佐在接到“奉烧”命令后,决心违抗命令保存军旗 。

“奉烧”仪式当天,后藤四郎先集中全体军官向军旗行永别礼,随后支开他人,只留下心腹旗手有吉胜少尉 。两人迅速取下旗面藏入小木箱,仅将旗冠和旗杆放入军旗箱捧至仪式现场 。最终在全体官兵面前,他们只烧掉了空箱,而真正的旗面被秘密转移至山口县石城山上的日本神社藏匿 。

后藤四郎于1948年秘密取回军旗藏于家中,直至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后才公开此事 。1963年3月,在靖国神社宫司的请求下,后藤将这面“最后的联队旗”交给了靖国神社保存至今 。

二战期间,日军在枪上挂太阳旗的做法,除了标识身份和位置,也与他们的战术有关。在白刃战中,在老兵的枪上挂上太阳旗,有助于在混乱中迅速集中兵力、临时指挥作战 。但这面旗与代表着“天皇分身”的联队旗,在日军心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量。正如一位日本老兵战后回忆所言:“看到太阳旗,想到的是家乡;看到联队旗,想到的是必须战死。” 这句话,道出了两面旗帜在日军官兵心中截然不同的重量。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