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足球资讯介绍
发布日期:2025-09-11 09:54 点击次数:138

司马南:警惕卡瓦略将国家带向悬崖,现已任教哈佛

近年来,关于官员因腐败被查处的报道层出不穷。当我们细数落马官员名单,是否见过姓“卡”的,名叫“卡瓦略”的贪官?我未曾听闻。难道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卡瓦略”?还是说,这样的人尚未暴露?

阿尔贝托·卡瓦略,阿根廷前任经济部长,曾在美国名校深受新自由主义理念影响。他主张推动银行私有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时值阿根廷金融危机临近,他协助海外金融资本撤离,直接加速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后因泄露金融情报、危害国家安全而被本国逮捕,可惜最终碍于美国压力,阿根廷方面未能将其绳之以法。如今,卡瓦略已在美国定居,并任职于哈佛大学。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思考: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是否也需要防范像卡瓦略这样的角色?中国是否存在类似人物?如果有人坚称没有,那又如何解释部分官员,纵然动机未明,却与国际资本步调一致,极力提倡资本自由化及利率市场化?类似行为与南美那位经济部长何其相似,几乎令人怀疑他们正效仿卡瓦略的脚步。即使他们可能姓张、姓王、或姓李,本质却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卡瓦略”。

这些做法对中国股市构成不小的威胁。一度乱象频发,所幸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果断以“人民性”为核心,重新明确方向,有效遏制了相关风险。

提及邓小平理论,有人据此批评“反对改革开放”的帽子戴得随意。事实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应当全面、准确,而非断章取义。邓小平那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三层要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强调“解放思想”而忽略“实事求是”,便失去了根本;同样,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有些人企图割裂邓小平理论,在金融领域打着思想解放的名义,却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为外部势力敞开大门。这种操作让美国资本受益,却可能将中国金融带入混乱。这也是警惕“卡瓦略现象”的现实意义。

回头看阿根廷,或许许多人联想到足球明星梅西他的收入远超绝大多数阿根廷民众。而就在上世纪初,阿根廷仍是欧洲投资者争相涌入之地,如今却陷入困境。其经济衰败,根源并不在于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而在于一系列系统性错误决策。

如何从阿根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并有效警惕像卡瓦略这样的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课题。这一问题,关乎国家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资料:余云辉《红色文化网》

责编:胡言、笔夫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