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足球资讯介绍
发布日期:2025-10-09 07:36 点击次数:173

从排队到关门,8天两惊雷!我们熟悉的百元餐饮,究竟怎么了?

人们还记得那些热闹商场的周末吗?孩子在扶梯边吵着饿了,爸妈一边张望着西贝的门口队伍,一边琢磨着是不是要换到隔壁的云海肴碰碰运气。

那时候的西贝和云海肴,真是百元餐饮里的“排队王”,老板们笑得合不拢嘴,食客也觉得花一百块就能吃到一桌子菜,既实惠又有点小仪式感。

可谁能想到,才过了几年的工夫,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如今一个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一个创始人英年早逝,门店冷冷清清,连招牌都沾满灰尘,说实话,有点让人心酸。

这不是哪两家饭馆的事儿,这是整个百元连锁餐饮的集体困境。八天时间,西贝创始人被罗永浩当众追问得下不来台,云海肴的赵晗却在云南猝然离世,年仅40岁。

餐饮圈子里一片哗然,大家都说这行越来越难做了,资本不再追捧,食客也不再买账。想当年,谁不想把中餐做成“麦当劳”或者“必胜客”那样的规模巨头?

西贝主打西北面食,云海肴专攻云南米线,都是奔着标准化、连锁化去的。那时候,流行一句话:“百元聚餐,既能吃饱也有面儿。”可现在呢?这份体面,居然成了奢侈。

回头看看,这几年的变化真是让人猝不及防。疫情之后,大家的钱包越捂越紧,哪还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全家出去搓一顿?

北京2024年的餐饮业收入比去年还少了4.9%,大一点的餐饮企业,利润率只有可怜的0.37%。

赵晗生前还在朋友圈感慨,说这些数据已经算好的了,实际上九成店都在亏,云海肴那1%的利润率已经算是“逆天改命”了。

你说,房租、人工、运营一项都不能少,生意却一天不如一天,老板们还能撑多久?

其实,餐饮人最怕的还不是亏钱,而是食客的心变了。以前讲究快和省,现在大家嘴越来越刁。中央厨房能降成本,可做出来的菜总觉得差点意思,没了那种“现炒现做”的烟火气。

你问问家里长辈,有几个愿意花一百块吃一碗温吞吞的米线?荣小馆可以坚持现做,但客单价快两百,西贝、云海肴敢涨价吗?一涨价,顾客就跑了,可不涨价,口碑掉得更快。

这日子,真是进也难,退也难。

有人说,国内不行就出海吧。但云海肴的新加坡店可没少吃苦头,食品安全出事,CEO都上了法庭。这年头,管理、品控、文化、法律样样都得过关。

国内市场都快守不住了,海外市场哪有那么好啃?资本想回报,顾客要体验,企业求利润,三座大山压在头上,创业者的压力常人难懂。

赵晗才40岁啊,说倒下就倒下了。看着西贝门口的稀稀拉拉几桌人,想起云海肴门店关门落灰,也许很多人都在问:以后咱还能去哪儿吃一顿既不贵又有品质的家庭聚餐?

那些用心做品牌、舍得砸钱搞标准化的餐饮人,不该就这样被时代抛下。

其实,大家怀念的不是某家饭店,而是那种一家人笑呵呵围桌吃饭的日子,是热腾腾的烟火气,是温柔的时光啊。

希望那些还在坚持的品牌能够挺过去,也希望为餐饮拼过命的创业者被生活善待。毕竟,餐桌上的幸福,永远不只是那一碗面、那一锅米线,更多的是家人团圆的温暖和回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