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俄罗斯提前退役的“明斯克”号航空母舰被韩国买走,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三年后又转卖给中国企业,售价为530万美元。
当时,韩国大宇集团因为经济困难,想赶紧把“明斯克”号航母卖掉。没想到,这艘曾经被视为负担的旧航母,在中国企业的打理下居然重新焕发出了新生命。
没想到,这艘原本被韩国大宇集团急着抛售的“明斯克”号航母,经过中国企业一番整修,竟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吸金能力强大的军事主题公园。据保守估算,这一项目带来了超过10亿元的商业收入,让当初那边急于卖掉的韩国企业感到五味杂陈,心情复杂。
名声大噪
2000年9月,明斯克号航母正式对外开放,刚刚开业的第一个月就吸引了40万人次的游客,单月门票收入超过了四千万元。“到深圳,看航母”的宣传口号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影响力挺大的。
这艘钢铁巨舰很快成了城市的新地标,深圳人习惯在航母边跑步,饭后还喜欢去甲板散散步,挺流行的。不光是军事迷的打卡地,它还巧妙结合了国防教育、科普知识和休闲娱乐。豪车在甲板上亮相,明星谢霆锋坐直升机空降助阵,一时现场热闹非凡。
航母那强大的IP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力,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附近的楼盘在这股热潮下,房价一路上涨,甚至超过了深圳市区的平均水平。十多年来,“明斯克”号累计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万,保守估算带来了超过10亿元的旅游综合收益,把当初韩国甩卖的“废铁”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明斯克”号的成功碰巧赶上了中国社会国防意识逐渐增强的时期,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大家对于现代化国防装备都挺感兴趣,但缺少真正接触的途径。这艘实实在在的航母正好填补了人们对相关知识的渴望和情感的共鸣空白,企业能够精准把握社会的需求,也是让它焕发新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花无百日红,随着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加入服役,公众对真正航母的热情也渐渐转淡了。而且,支撑它运营的土地基础也开始动摇,为这艘曾经的功勋舰艇在深圳度过的岁月埋下了隐患。
归根到底,这艘航母实际上只剩个空壳,比起中国自主建造的航母,显得毫不起眼。
成烫手山芋
“明斯克”号是苏联在冷战时期研制出来的舰船,1978年正式投入使用,排水量高达42000吨,算是在当时全球五大航母之一。它配备了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战机,以及19架卡-27反潜直升机,火力十足,可谓苏联黑海舰队的骄傲象征,曾经在大洋上闯荡,连美国海军都不敢轻视它。
可国际局势一变再变,到了1991年,曾经威震四海的苏联解散了。分裂之后,俄罗斯手头紧,军费也打了个折扣,曾经制造“明斯克”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归了乌克兰,连正常的维护都变得困难重重。
在这样的局面下,“明斯克”还没到服役期的一半,就被迫在1993年悄然退役了。
1995年,韩国大宇重工集团出手了,用不到1300万美元的超低价一口气拿下了“明斯克”号和它的姊妹舰“新罗西斯克”号。
虽说当时俄罗斯要求韩国不能把这两艘船用作军事用途,但实在让韩国在意的其实是它们的舰体平台价值,想通过反向研究来实现自己建航母的梦想。不过,事与愿违,俄罗斯早就把这些航母上的武器拆得差不多了。
还没等韩国找出点什么门道,亚洲金融风暴就突然爆发,大宇集团一下子陷入债务危机。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明斯克”号,在转眼之间变成了韩国急着出手甩掉的负担。
1998年,韩国人以530万美元的跳楼价仓促转手给中国公司,这价格甚至比当初韩国从俄罗斯手里买回来的还要低不少。显然,韩国急着把这个烫手山芋扔掉,但没想到,京能企业把它变废为宝,玩出了不一样的花样。
化腐朽为神奇
当锈迹斑斑的“明斯克”号终于抵达中国时,它早已不似曾经叱咤大洋的辉煌,反倒变成了个烫手山芋。船体满是破损,关键系统几乎全都损坏殆尽,没有一张完整的图纸能用,舱室通道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那数千公里长的舰用线路全都被炸毁,供电和供水系统彻底瘫痪,船体上还留有爆破拆除时的伤痕。
工程师们用手电在黑漆漆的舱室里摸索了足足三个月,才差不多搞清楚这艘航母的脉络。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每个工人上岗前都得接受三天的认路培训,免得在航母内部迷了路。
在整改的过程中,不光切割挺费劲,整个舰上的70%以上的管线都得重新铺设,施工时还因为操作不当曾差点引发火灾隐患。
没有原始资料作支撑,中国的工程师们凭借扎实的船舶技术,把那堆废铁硬生生地恢复了大致轮廓,还保留了差不多三万平方米的观光区域,为这段军事遗产加入了文化旅游的元素。
从1999年开始动手改造,到了2000年5月,就拖着船横越155海里,把它运到了深圳。这么复杂的系统工程,仅用了18个月时间就搞定了,充分显示出中国船舶工业的底蕴深厚。
如今什么情况?
所有的文旅项目都逃不开生命周期的规律,到了2010年以后,明斯克号遇到了双重考验。一方面,大家对静态展示的景区兴趣逐渐减弱;另一方面,2012年辽宁舰入列,国人终于拥有了能劈波斩浪的真正航母,退役的展品自然也就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同时,深圳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土地资源再分配的压力越来越明显。
2016年头,运营方说航母世界要关门,到了同年四月,这艘在深圳服役了16年的功勋舰艇,在市民的注视下,被拖到了南通。
在720海里的拖带任务中,动用了好几艘拖轮,深圳海事局全程护航,创下了华南地区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船舶拖带纪录。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靠近长江入海口,这个地点既能保障航运安全,又符合文旅项目对水域的需求。
不过这几年,南通航母主题公园的规划推进得不算太快,直到2024年才开始进行改造。谁料到,在当年8月突然发生了火灾,火焰蔓延到多层甲板,舰岛也受到严重破坏。虽然火势后来被控制住了,但这艘经历了风雨的老船,依然得面对新的挑战。
现在,这艘航母依然静静地停靠在长江口附近的小码头上。
明斯克号的复活,本质上就是一次对资源价值认知的颠覆性尝试。在韩国看来,只不过是530万美元的废铁而已,可在中国手里,却变废为宝,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经济收益。
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波折,但它二十多年的辉煌依旧让人明白,全球产业链里,真正的宝藏并不在资源本身,而在于那双善于发现价值的眼睛和开发者的想象力极限。真正创造价值的关键,不在于起点有多高,而在于你能否怀揣不断创新的勇气,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找到新的方向。
主要信源
明斯克号航母和深圳的故事又迎来了新的转折。经过16年的巡航后,它将启程前往舟山进行维修,正式告别了深圳的港口。早在2016年4月3日,观察者网报道这艘航母在长江边静静停靠,已经无人问津长达8年之久。而“明思克”号的前世今生,你了解了吗?澎湃新闻在2024年1月15日的报道中提到。然而,这次告别深圳的原因,是市场的变化所致,成也市场,败也市场,读特融媒体也曾对此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