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美国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根据协议,越南输美商品关税从46%降至20%,任何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主要针对中国)将被征收40%惩罚性关税。
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通过越南“洗产地”出口美国的模式彻底终结。 数据显示,越南每年从中国进口约900亿美元商品,其中144亿美元经简单加工后贴标“越南制造”转口美国。
新规实施后,这类商品成本将暴涨40%,导致3000余家在越中企面临停产或撤离。
美越协议核心条款
美国对越南商品征收的20%关税虽低于最初威胁的46%,仍远高于其他贸易伙伴。 新加坡对美出口仅需缴纳10%关税,越南作为美国第三大贸易逆差国(2024年逆差1230亿美元),仍需承担更高税率。
任何通过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只要被认定含有中国零部件或未完成“实质性转型”(本地增值率≥30%或HS编码变更),都将被征收40%关税。
美国海关已启用新溯源系统,要求进口商提供三级供应链资料,包括生产工序流程图、原材料采购发票等,违规者面临300%罚金及刑事指控。
越南的困境
越南经济对美依赖极深,2024年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额30%,贸易顺差超1200亿美元。 若美国按原计划征收46%关税,越南GDP可能暴跌5%(约238亿美元)。 为保住美国市场,越南不得不妥协:
开放市场:取消所有对美进口关税,允许美国汽车、农产品零门槛进入;
打击转口:成立“反走私国家指导委员会”,允许美方实时核查生产线;
采购承诺:签署30亿美元农产品进口协议,并计划采购80亿美元波音飞机。
越南制造业60%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纺织业70%化纤原料、电子业80%零部件来自中国。 新规将导致越南企业成本激增,耐克、苹果等美企已计划将产能转移至印度、墨西哥。
中方反制
中国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任何牺牲中方利益的交易”,并亮出四大反制措施:
能源断供:越南北部6省4%工业用电依赖中国,中方已限制煤炭出口;
原料管控:稀土永磁体出口收紧,直接影响越南电子产业;
市场施压:越南65.2%蔬果出口依赖中国市场,中方可限制采购;
外交警告:若越南承认美“市场经济地位”,将失去中国高铁合作项目。
数据显示,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达2606.5亿美元,越南若失去中国市场,其GDP将缩水15%。
企业生死局
美越协议对三类中企冲击最大:
简单代工厂:东莞某家具厂在越南仅完成喷漆和贴标,成本将增加20%以上;
核心部件商:为规避30%本地增值率要求,某新能源车企被迫将电池研发部门迁至越南,导致国内订单下降30%;
物流企业:中越海运航线集装箱运费已上涨35%,部分企业改道马六甲海峡。
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已闻风而动,越南35%的产能面临转移压力。 苹果计划将65%的AirPods产能撤出越南,三星30%手机产能转向印度。
产业链重构
为应对美越协议,中国制造业正加速向印度、墨西哥转移。 富士康在墨西哥的工厂已24小时赶工,三星30%手机产能迁往印度。 但转移成本高昂:
时间成本:新工厂建设周期需18-24个月;
资金成本:每迁移1条生产线需投入500-800万美元;
政策风险:印度要求外资企业本地采购比例不低于50%。
与此同时,中国正通过RCEP深化与东盟合作,2024年对东盟中间品出口增长27%,对冲美越协议影响。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