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一天啦!韩国真是扛不住了,7 月 30 日特朗普宣布和韩国签了个新贸易协议。美国对韩国的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而韩国对美商品则实行零关税。这么一来,特朗普可算是高兴坏了,这关税政策也算是大获全胜了。
现在韩国都忍让了,能跟美国“硬碰硬”的国家还剩几家呢?
起初遇到美国的关税压力,很多国家还挺硬气的,可时间一长,美国施加的压力越来越逼人,结果有一些国家也只能选择妥协了。
毕竟实力决定话语权,小国只能在夹缝中苦苦寻求生存空间。
韩国、日本、欧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不满,没人愿意成为被“割韭菜”的那一个。可偏偏,特朗普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他玩得不是一时的买卖,而是一场关于时间和心态的较量。
没过多久,美方就主动宣布推迟征税,显示出了一点谈判的善意,各国也都纷纷坐上桌谈条件,想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英国率先达成了协议,付出不少代价,但也没有被狠狠地整得太惨。
一直拖到8月1日,截止时间又一次被延长,这最后一刻的强硬姿态确实让不少人心里有点打鼓。特朗普也趁机出手,直接搞定了日本和欧盟,动作挺果断的。
日本为了保护自家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向美国妥协,拿到了15%的关税税率。而欧盟也是在美国施加压力的情况下,被动让步了。
许多国家展现出示弱的态度,搞得韩国都有点慌乎乎的。为了不被边缘化,韩国得跟着节奏走,免得成了孤零零的“牺牲品”。
就像打牌一样,两个强手一亮牌,旁边的玩家即使心里不乐意,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押注。
韩国虽然在世界汽车圈和日本拼得挺激烈的,但面对美国的压力时,它的处境变得特别难办。
韩国最后也跟着大家的步伐走了,缴纳了15%的关税,还签了价值45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对韩国而言,这已经是挺不错的抉择了。
放到世界范围来看,能挺住关税这杆大棒的,才可能在国际经济的大局中占到点便宜。现如今,除了中国之外,剩下的能算得上的就只有印度和加拿大啦!
跟韩国不一样的是,印度没有受到汽车行业的冲击,靠着庞大的国内农业市场,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反对美国关税的阵营里。
印度之所以能敢坚决拒绝美国,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的农业和农民问题,哪怕只是其中一方面,都比任何贸易协议都重要得多。
国内数以亿计的小农靠农业过活,一旦美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产品完全打入印度市场,肯定会对印度的农业根基产生毁灭性的冲击。
这事关印度的根本利益,所以在特朗普那把关税大棒的压力下,印度只能硬着头皮,不让步。
要不要和美国再度开启关税谈判,之后的事还真不好说,没有定数。
加拿大的动作相对低调又挺硬气,遇到美国挥出关税威胁的时候,直接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反制措施,反应挺果断的。
从2025年头开始,美加之间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名义,对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加征了25%的关税,涉及汽车、钢铁、铝等几个重要行业。
加拿大直接采取分阶段的报复措施,第一轮对价值30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接着第二轮打算扩大范围,覆盖价值高达1250亿加元的商品。
作为美国重要矿产的主要供应地,加拿大满足了美国50%的镍需求,而镍可是电动汽车电池和不锈钢制造的必备原料呀。
要是加拿大限制出口的话,可能会弄得美国制造产业的供应链一时扯不上,应付军工方面也得闹得挺麻烦。
加拿大打算“以资源换安全”,通过限制重要矿产的出口,逼迫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让步,还想借助国际合作提高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份额。
这招或许会让美加之间的经济摩擦在短期内变得更激烈,但也为加拿大争取重新布局产业链的战略空间打开了门。至于接下来会发生啥,谁也说不准。
特朗普竟然如此肆意铺开全球征税的行动,中方下一步该怎么走,真让人捉摸不透。
面对美国不断提高的关税措施,中国也搞出了多角度、层层叠叠的应对招数,手段可真不少。
中国对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2025年2月的10%到15%逐步提高,到4月份已经涨到125%,涉及农产品、汽车、能源等美国在政治上比较敏感的领域。
这种“以战止战”的办法,既应对了美方的单边霸凌,也给后续的谈判留出了调整的余地。
之后,又对钐、钆、铽、镝等七类重稀土采取出口管控措施,让出口企业必须申请专项允许。
加快了球状体供应链的调整,中国牵头组建了“关键矿产生产联盟”,与法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发锂、钴等资源;同时,借助“铜 - 锂资源互换”的方式,加深了与智利、刚果的合作关系。
更是在 WTO 的平台上,联手欧盟、巴西等经济体,共同推动争端解决机制的改善,抵制美国提出的“规则例外主义”做法。
在危机中孕育出新的增长点,在博弈中建立起崭新的规则体系。虽然短期的阵痛难免会出现,但中国凭借坚定的战略定力和制度的韧性,正为全球化逐渐退潮的大国竞争,献上一份“ 中国方案 ”。
全球经济格局在变化,就像一场不断演变的角力。过去,靠贸易壁垒和关税大棒来挣利益的方式,现在慢慢被更复杂的战略联盟和区域经济圈给取代了。
虽然美国在关税大战中占了一些便宜,但它的动作已经让全球供应链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动。
在半导体和新能源这些领域,美国和中国的角逐,估计会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中最激烈的角力点。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