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足球资讯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20 09:53 点击次数:115

货币争夺再起,欧美施压人民币升值!金融博弈反噬美国制造业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这把大棒甩了快半年,结果美国的电动车零售价格竟然飙升了23%。沃尔玛的高管也顾不得休息,连夜飞到浙江催货:“关税我们扛着呢,赶紧发货吧!”

特朗普搞关税大战的实质其实是想用关税压力,跟海外制造业国家——尤其是中国,搞个“广场协议”,目的就是逼人民币升值,借此打击中国制造业,像当年日本那套套路一样,来一招“模仿秀”。

很明显,这招没奏效,现在的美国正陷入了金融战和关税战双双失利带来的反作用力。

欧美推人民币升值,想用金融战逼迫中国,可结果却变成了伤到自己心脏的回旋镖。

货币策略的隐秘意图:一边走弱美元另一边推高人民币,这其实是特朗普玩的一招“双簧”计谋。

到了八月,美国财长贝森特忽然提出九月要降息50个基点的建议,还顺带催促日本加息,这事儿真是麻的。

目的是让日本的低成本资金回流到国内,把美国市场上的流动性给抽干,然后逼得美联储放宽货币政策,最终营造出一个弱美元的氛围。这样一来,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能提升不少。

而所谓的弱美元,其实不过是个开场,真正的主角还是要让人民币升值这档事儿搞起来。

人民币一旦走强,直接就削减了我们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啊。毕竟,中国半导体出口额已经冲到1600亿美元,成熟制程芯片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欧美的汽车厂商和芯片公司都直呼“利润被压榨得厉害”。

人民币资产升值,的确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热钱涌进中国炒楼炒股,为美元“潮汐功能”提供一些助力。毕竟,去年美联储降息后,中国若增持美债,原本可以让美元的收割循环重新运转,不过特朗普的贸易战把节奏给打乱了。

问题在于,中国可不是1985年的日本。

那会儿,日本签《广场协议》主要是因为在安全上受到美国的控制,可是中国不一样啊,现在手里掌握着全球31%的制造业增加值,还有自主的军工体系,再加上3.2万亿的外储,绝对不会为了贸易顺差牺牲金融主权。

金融界的“珍珠港”事件来了:抛售美国债券、提升关税,这一踩的石头,脚都被割得血淋淋了。

特朗普刚一出手搞关税战,就被反击了。按他想的:加征125%的关税,结果美国股市一蹶不振,资金纷纷转向买美债,导致收益率被压低,然后美联储顺势降息。

真没想到会有人突然大规模抛售美债,搞出了一场史诗级的踩踏。到了2025年4月,3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一天内飙升了5%,这是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借新债的花费一下子就涨啦,财政部都急得不行,特朗普也赶紧在关税战上向中国低头了。

除开这些,美国的零售商们也“站出来反抗”了。沃尔玛、塔吉特在5月突然告诉中国供应商:“关税我们自己扛,货不能暂停!”

三个月前,这些大公司还逼着他降价10%。背后反映的是美国通胀把消费者撑得喘不过气:核心PCE物价指数飙到2.8%,而中国则利用人民币升值来抵消12%的关税压力,特斯拉上海工厂对美出口反而逆势增长了18%。

美国要求欧盟撤回对华投资,换取关税豁免,结果让德国大众当场怒了个底朝天,他们的销量有38%是靠中国市场撑起来的,欧洲的制造业和中国市场简直就是休戚相关,分不开。

产业链的真实情况是:36万亿债务压在头上,在霸权逐渐没落的局势下,大家都急得乱投医、想找出路。

就在特朗普团队暗中策划“债务货币化”的时刻,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以及美元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美联储选择了拒绝降息的策略。

36万亿美元的国债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头顶,年利息高达1.1万亿,已经超过了军费预算。惠誉评级机构也发出警告,称“美元的信用溢价正在消失”。

而中国的反击可真是带着技术革新的味道,数字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比例也升到了7.5%,在107个国家每天的结算额达到了8000亿元,直接绕开SWIFT,直切美元的命脉。

RCEP区域链成了去美元化的坚实屏障,东盟有35%的贸易都用本币来结算,沙特阿美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也被抢得一空,场面相当热烈。

在佛罗里达海湖庄园里,特朗普盯着刚公布的中国7月出口数据,一句话也没说,打算去轧别人,结果最终把自己的脚给砸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