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圈有个有意思的分歧,中文媒体这两天热传“9月初普京可能借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和特朗普秘密会晤”,结果克里姆林宫7月20日直接泼冷水:佩斯科夫说“完全不清楚这种可能性”。
消息一出,很多人犯嘀咕:不是说中美俄当年一起打日本,现在借纪念活动见面挺合理吗? 俄方为啥急着否认?
先理清楚时间线。 特朗普今年5月底公开放话,给普京定了个“50天最后通牒”:9月初前必须停火止战,否则美国要联合盟友对俄罗斯和买俄油的国家加关税。
算下来,9月初正好是截止日。 所以这传闻不是空穴来风,要是普京这时候去北京,大概率要被问“停火的事谈得咋样了”。
俄方偏不接招。 佩斯科夫说得直白:“普京和特朗普肯定要见面,现在还早,准备工作没做完。”潜台词很明确:50天期限? 我们不着急。
那俄方为啥敢“无视”特朗普的最后通牒? 看看俄乌战场最近的情况就懂了。 2025年7月以来,俄军在乌东顿巴斯地区动作不断,据乌克兰总参谋部7月18日透露,俄方已控制顿涅茨克北部3个新定居点,前线火力密度比6月提升20%。
战场占优的情况下,普京显然不想轻易让步,你特朗普要停火? 先看看我手里有多少筹码。
再看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听着硬气,实则卡着美国自己的脖子。美国对乌军援从2022年到现在,已经砸了超1130亿美元(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7月数据)。
要是现在逼乌克兰停火,泽连斯基肯定不干,乌克兰7月刚拿到新一批“艾布拉姆斯”坦克,正想借着西方军援反攻。
别说美国军工企业靠俄乌冲突赚得盆满钵满:洛克希德·马丁7月股价涨了3.2%,雷神技术同期涨了2.8%(彭博社数据),战争一停,他们的订单可就少了。
俄方不急着见面,还有个小心思:试探中国的态度。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中国是东道主,中美俄当年都是反法西斯盟友。
俄方说“不排除特朗普来华时提会晤”,其实是在看中方对美俄接触的态度。 这次俄方否认,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划清界限,中俄合作有自己的节奏,轮不到美国来“搭便车”。
现在的情况很微妙:特朗普的50天期限快到了,俄方却不接“见面”的茬;战场俄军占优,美国军工吃饱,两边都没到“非谈不可”的地步。
至于9月初北京到底有没有那场会面? 答案可能藏在接下来的50天里,俄军是继续推进,还是被乌军反制;特朗普是硬着头皮兑现制裁,还是找台阶下。
有一点很清楚:俄方说“没这回事”,不是怕见面,是不屑现在见。 毕竟在他们眼里,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不过是张“限时优惠券”,用不用,得看我乐意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