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菲律宾要变天了?总统小马科斯还能稳住吗?美国真的会在这个敏感时刻亲手“扶梯子”让他下台?如果下一任领导人亲中,美国会不会像几十年前那样,再次动用CIA来“纠正”菲律宾的方向?
9月的菲律宾,风比以往更紧。民间怨声载道,军方动作频繁,社交媒体上关于政变的传言一天比一天猛。一则“CIA已插手菲律宾政局”的爆料彻底点燃了舆论场:美国要抛弃小马科斯了?
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要上位?军方总参谋长布劳纳会接任国防部长?更惊人的是,这一切,似乎正是为了拦住一个人——莎拉·杜特尔特。
这不是空穴来风。菲律宾军方已经三次出面否认,可每次澄清反而像是火上浇油。军方的否认越多,人们的怀疑就越深。为什么军方这么紧张?难道真有“听命于美”的动作在酝酿?
这场看似虚幻的“政变剧本”,背后其实是多方势力的博弈,是一次关于地缘战略的押注,也是一场菲律宾国内权力结构的重新洗牌。
小马科斯的问题很多。
他不是没努力,但通胀压不住,粮价飙升,洪灾频发,政府应对乏力,民众怨声载道。他的亲信、家族成员——包括表弟前众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被卷入防洪工程腐败案,舆论炸了锅。民意基础在崩塌,支持率一天天下滑。
而军方也不安分。小马科斯上台后推动军警养老金改革,触动了不少退役将领的“奶酪”。这种事情在菲律宾历史上不是第一次,军方从来不是纯粹的中立者。1986年推翻马科斯老总统,2001年倒戈阿罗约政府,菲律宾军队早就有过“关键先生”的前科。
这时候,美国的影子又悄悄浮现。
小马科斯上台时对美国笑脸相迎,重启美菲联合军演、开放更多军事基地、在南海问题上与美“唱双簧”。可渐渐的,美国发现不太对劲。小马科斯嘴上亲美,政策上却越来越“骑墙”。
南海问题上他有时强硬,有时又摆出“和平谈判”的姿态。尤其是在能源、港口等敏感领域,对中资的开放让美国焦虑不已。
美国要的是可控的亲美政府,而不是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变色龙”。
眼看莎拉·杜特尔特声势渐起,民间支持度高、军中有人脉、背后还有老杜的残存影响,美国的焦虑值飙升。莎拉是公开的亲华派,而她如果上台,可能会把菲律宾重新拉回杜特尔特时代的外交轨道——与中国关系升温、对美保持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会怎么选?答案其实不难猜。与其冒险让一个亲华的莎拉上台,美国更可能选择“提前换人”。
而特奥多罗,正好是那个“合适的人”。菲律宾政坛称他是“美国男孩”,长期在军方体系中打滚,对美军战略配合度极高。如果由他组建看守政府,不仅能稳定局势,还能确保菲律宾在中美博弈中的“站位不变”。
现在的局面就像一盘棋,小马科斯是一个正在被逼退的棋子,而军方、CIA、杜特尔特家族、美国驻菲使馆,每一个都握着不同的筹码。
特奥多罗在等信号,布劳纳可能已经准备好了,莎拉也在按兵不动。
而特朗普的当选,成了这盘棋的决定性变量。这位新任总统一向强硬且干脆利落,他不会允许菲律宾变成第二个柬埔寨。南海是他眼中的“核心战场”,菲律宾是他布置第一岛链的关键一环。一旦他判断小马科斯不可控,换掉他将只是时间问题。
CIA是个传说,但传说往往有现实的影子。
美国并不需要真的派兵或搞暗杀,它只需要让菲律宾的军方“自己动手”。只要情报推波助澜,军方中的亲美派就会明白——“上面”已经默认了这个剧本。
从历史经验看,菲律宾的军方并不需要多大的理由。只要民怨足够大,只要他们认为“国家正走向错误方向”,而美国也不反对他们动手,他们就可能行动。
小马科斯要撑下去,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快速稳住经济、清除腐败、安抚军方;二是,向美国证明自己依然“靠得住”。但这两个办法,都不是短期能做到的,尤其是在特朗普强势回归、对华战略急剧收紧的背景下。
对美国来说,菲律宾不是朋友,而是“资产”。资产不听话,就该换。
而对中国来说,菲律宾的局势虽然复杂,但也正是展现中国外交智慧的机会。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但同时也一贯主张通过对话与合作维护地区稳定。
如果未来的菲律宾政府愿意回到理性务实的道路上,中国将是它可信赖的伙伴。菲律宾人民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最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成为大国战略的棋子。
关键时刻,中国的稳重与克制反而更显可贵。
接下来几个月,值得密切关注的有三点:军方高层是否有异动,美菲军事互动是否升级,以及杜特尔特家族是否高调露面。
如果这三点同时出现,说明棋盘已经翻动。
政变不是电影,但菲律宾的剧本,有时候比电影还刺激。
这一次,结局会写在军营的安静里,还是写在大选的喧嚣中?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