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10-10 23:34 点击次数:149

财长许诺30天搞定!美国豆农却等来发霉,中方:先谈别的

“不出一个月,就能让中国人把大豆买了。”这话从财长贝森特嘴里说出来,通过电视传遍了全美,听起来斩钉截铁。可这话飘到中西部那些农场主的耳朵里,总觉得有点虚。毕竟,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金黄豆子正在一天天失去光泽,空气中甚至开始弥漫出一丝丝发霉的味道。圣诞节的温暖,似乎比中国的订单还要遥远。

这场景,几年前谁能想到?那时候,美国一半的出口大豆都是直奔中国码头,那是两国贸易里最稳当的“压舱石”。农场主们习惯了这种节奏,播种,丰收,装船,然后等着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跳动。日子过得踏实。

一切都变了。现在,巴西和阿根廷的港口忙得热火朝天,满载大豆的货轮鸣着汽笛,毫不犹豫地驶向东方。中国的采购清单上,美国的名字被挤到了后面。华盛顿给的农业补贴,就像是往一个无底洞里撒钱,农场主们拿到手,心里却更慌了。他们要的不是这种一次性的安慰,而是能持续整个季节的稳定订单。这种靠天吃饭,现在还得靠政策吃饭的日子,太折磨人了。

白宫的高层们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一边安抚着农民,说补贴还会继续,一边又把目光投向了即将到来的APEC会议。他们似乎觉得,只要能和中方高层坐下来“面对面”谈,一份大豆协议就能敲定。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喊话,希望中国能买四倍的量,还许诺了各种便利。这种急切,几乎是写在脸上了。

可谈判桌上,中方的反应却异常平静。发言人的措辞永远是那么不卑不亢:平等互惠,不接受单边施压。大豆?这事儿似乎根本没被放在最核心的位置。言下之意很清楚,想让我们买豆子,可以,但关税、市场准入、技术保护这些真正的大问题,美方打算拿出多少诚意来谈?

如果关税壁垒还在那儿杵着,中国又何必非要绕个大圈子来买你的大豆?毕竟,新的供应链已经成熟了,巴西的货源稳定,成本也摆在那儿。生意终究是生意。

所以,贝森特那句“三十天”的豪言壮语,更像是一种对内的政治喊话,给焦虑的农业州议员们一颗定心丸。至于最终能不能成,变数太多了。这盘棋,远比一颗小小的黄豆要复杂得多。对华盛顿来说,这可能只是一张可以交换的牌,但对那些守着一仓库大豆的美国农民来说,这三十天,恐怕熬得有点长。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